简说山东建造兵团永不褪色的开荒年月
来源:乐鱼网站 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1:01:01
1970年3月组成山东出产建造兵团,4月25日山东出产建造兵团建立,兵团机关驻泰安。山东省农业厅所属广北、黄河、支脉沟、郑家、胶河、苍山、南阳湖等8处农场和齐河五七干校、园艺场等划归兵团。
从各部抽调现役军人组成连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,带领山东各地复员军人前往胶东半岛、胶济铁路沿线、垦利和微山湖等区域接纳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部属监狱和部分国场。兵团以农场为根底,以现役军人为主管干部,遵循备战、备荒、为公民战略方针,实施政治、军事、经济三位一体。
山东出产建造兵团辖3个师、14个直属团、3个独立团、4个独立营、兵团教训队和兵团医院等26个单位。
兵团组成后,东营域内广北农场、渤海农场、黄河农场、支脉沟草场等农草场划归1师。1971年一师师部由黄河农场总场迁驻垦利县友林公社,师直属营划归1师1团,编为1团六营。1972年一团团部由黄河农场二分场迁驻原1师师部黄河农场总场。
1师1团,驻垦利县友林乡黄河农场二分场。1团辖5个营及直属连,合计36个连129个排。团部和营部设有小学、卫生队(卫生所)。
1970年3月黄河农场一分场至五分场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1团,团部驻黄河农场二分场。黄河农场总场改编为团,黄河农场各分场改编为营,各出产队改编为连,另组成师部直属营、制糖厂、师直属1团。
1971年原1师直属营加工连、修补连、基建连、1团糖酒厂连及家族连组成1团六营,五营四连组成为1团直属科研连。二、三、四、五营组成初中班。1师1团辖6个营及直属连。
1972年一团一营三连改编为1师训练队,撤一营四连并入一营二连,撤三营一连并入三营二连,撤五营一连并入五营二连,组成1团直属水利工程队,建立变电站。
1974年二、三、四、五营营直初中班兼并,在1团直属水利工程队驻地组成1团初级中学。
1966年4月建立山东省黄河农场医院,1967年10月医院搬进新建医院, 1969年12月黄河农场有7处卫生所。1970年黄河农场医院划归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医院,黄河农场组成为1师1团,1团重组卫生队,团有卫生队,营有卫生所,连有卫生员。1974年12月山东出产建造兵团吊销,1团改为黄河农场,划归惠民区域。1975年1月一师医院划归黄河农场。
1970年3月黄河农场七分场、渤海农场(罗家屋子,又称黄河农场六分场)组成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2团,原七分场一队改编为2团二营,原七分场二队改编成2团三营。
其间渤海农场源于原渤海区劳动教育所, 渤海区劳动教育所坐落惠民城,1948年建立。1950年渤海区吊销,渤海区劳动教育所与4个专区劳动教育所兼并为山东省公安厅榜首所。1951年 改称山东省榜首劳动改造总队。
罗家屋子的由来,1949年末总队罗墨田率部分人员到今场场址一带开荒组成农场 ,按那时冠名习气,以罗姓冠名,此地称为罗家屋子。
1954年山东省榜首劳动改造总队由惠民城迁至渤海农场,1956年更队名为山东省榜首劳动改造管束队,1962年更队名为山东省渤海劳动教养队,对外都称渤海农场。
1966年渤海农场并入黄河农场,1970年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2团。
1师3团,驻广饶县原广北农场,辖3个营,28个连,其间1个牧业连、4个工副业连,1个渔业连。
1970年3月以炮八师为主抽调110名现役军人进驻广北农场,担任团营连主要领导。1970年6月广北农场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3团,改分场为营,改出产队为连。
1973年8月1师3团划归惠民区域,1师3团机关和部分兵团兵士转移至1师独立营(支脉沟草场),与独立营(支脉沟草场)兼并组成新三团,新三团编号沿袭1师3团,一起吊销1师独立营(支脉沟草场)。
广北农场建于1950年,1952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划归山东省农业厅,1959年划归山东省渤海农垦局。1960年广饶县赵嘴公社并入广北农场。1964年渤海农垦局吊销,1966年广北农场划归山东省惠民区域。1970年广北农场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3团。1973年场社分隔,康复赵嘴公社。1978年广北农场划归农垦系,1983年广北农场从属东营市。1994年8月广北农场改称东营市广北实业总公司,场名持续保存。
1970年3月上旬炮八师撤防,抽调现役军人进驻清水泊农场,组成1师4团。1974年11月山东出产建造兵团吊销,清水泊农场交归当地接纳。
1970年6月支脉沟草场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1师独立营。1970年12月榜首批26名知青从青岛入伍,组成1师独立营三连。
一师独立营辖8个连,由一、二、三连农业连,四、五、六连畜牧连,七连科研连,机务连,直属排等组成。1972年从老营部迁至新营部。
1973年11月,1师3团机关和部分兵团兵士转移至1师独立营(支脉沟草场),与独立营(支脉沟草场)兼并组成新三团,新三团编号沿袭1师3团,一起吊销1师独立营(支脉沟草场)。
六一农场又称山东省六一劳动改造管束支队,建于1961年7月,1969年3月1日至10月1日改称山东省五七干校。1970年2月27日改编为山东建造兵团2师9团(包含桑梓店园林场,时为2师9团五营)。
兵团吊销后,复名六一农场(劳教作业场)。1983年5月对外称六一农场,对内称劳教支队。
枣庄薛城阀门厂前身为1955年济宁专区劳改五支队在薛城建的生建炼焦厂。1959年3月济宁生建机械厂迁至薛城,划归劳改五支队。
1959年9月吊销邹县生建炼焦厂并入薛城生建炼焦厂。1961年12月劳改五支队所属各厂交由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接纳,并改称山东省当地国营薛城炼焦厂。1965年根本中止炼焦出产,炼焦设备交由薛城焦化厂运用。1966年试制低压阀门。1969年改名为山东省当地国营生建阀门厂。1970年5月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3师13团。兵团吊销后,交由枣庄市机械工业局接纳,并改称枣庄市阀门厂。
上图为山东劳动教养校园(一起挂山东省榜首劳动教养办理所、生建八三厂、劳动教养校园)
1958年山东省榜首劳动教养所由寿光县迁驻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,对内称山东省劳动教养宝山耐火材料厂,对外称山东省宝山耐火材料厂。1958年山东省第二劳动教养所迁至淄博,与山东省榜首劳动教养所兼并,对内称山东省宝山劳动教养队,对外称山东省生建八三厂。
1970年2月山东省宝山劳动教养队(王村八三厂)交由山东出产建造兵团接纳改编为2师第7团,1971年5月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独立一团。1974年山东省出产建造兵团吊销,劳改局从头接纳原宝山劳动教养队(王村八三厂),1975年1月改名为山东省生建八三厂,1975年6月山东省生建八三厂对内称山东省劳动教养队。
1981年9月对内称山东省榜首劳动教养办理所,对外称山东省生建八三厂,下辖焦宝石粘土矿、碳素制品厂、技能研究所、机械修配厂、新收解教队、服务企业、子弟校园、副业厂、妇女队、医院等10个大队级单位。
1970年6月创立大河棉纺针织厂,大河棉纺针织厂由出产建造兵团被服厂改组而成,改编为独立二团,直属兵团。1974年出产建造兵团闭幕后移送当地,1975年1月改称泰安棉纺针织厂筹建处,1980年改称泰安棉纺针织厂,下辖纺织分厂、针织分厂。
1969年10月祥山铁矿康复出产,1970年高戈庄铁矿康复出产,1971年6月山东出产建造兵团重建康复温石埠铁矿,温石埠铁矿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独立3团。兵团吊销后,温石埠铁矿交由莱钢接纳。
1970年10月交通工人医院划归山东军区出产建造兵团,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医院,兵团吊销后,医院交由山东省交通厅接纳,复名山东省交通工人医院,1980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交通医院。
上图为2009年时的山东警官训练校园,前身为山东省劳改作业警官校园。2007年与山东政法学院协作办学建造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。2013年山东警官训练学院由事业单位改制为行政单位,更名为山东省新安监狱。
1958年8月建立山东省工业专科校园,1959年12月山东工业专科校园改为中等专业校园,1960年3月改称山东省济南工业校园。1960年山东省公安卫生校园建立,附设在山东省济南工业校园。1964年山东省济南工业校园中止招生。
1969年12月山东省济南工业校园划归山东出产建造兵团,1971年改编为山东出产建造兵团教训队,1974年12月吊销山东出产建造兵团教训队,济南工业校园交归劳改局办理并改称山东省生建工业校园。
1975年山东省生建工业校园与山东省公安校园兼并,1976年校园由济南市和平路迁至济南市文明东路,1978年山东省生建工业校园与山东省公安校园别离,1982年1月山东省生建工业校园改为山东省劳改作业校园,1985年改称山东省劳改作业警官校园。
1974年11月7日山东出产建造兵团吊销。那时除保存新疆军区出产建造兵团外,其他建造兵团连续吊销。山东出产建造兵团运作共历时5年。
作者用心了[赞]竟然能找到劳改局部属的济南市工业校园,现在了解这一个校园的人不多了。 大概是在60或61年,母亲在该校任教训主任,我那时也才有6.7岁,周围满是庄稼地,要自己走路去文明东路的公安干校去上学,小学二年级,其时公安干校东院办的子弟小学。 周围是警犬训练场,看见大狼狗很惧怕[呲牙]